《The Art of Getting By》在我看來,是一部可惜之作。原本期待能從一個特異青少年的眼中看出一個不同的世界,但顯然沒有。
「既然最後都會死,那我們為何而活?」是老問題了,卻也常被想起;更常見的是,這問題是從一位青少年的心聲出發。George那些關於叛逆、憤世嫉俗的價值思維,一開始是鋪得挺耐人尋味的。簡明直白的說話方式、特立獨行的所作所為,都確實勾起了我小小的興致。而帶著淡淡憂鬱、曲調輕緩的配樂,還有色調或明亮或飽和的場景,也都使我感受得到電影試圖想營造的清新氛圍。
只可惜,在問題解套的部分,除了隨著劇情逐漸失焦,最終甚至仍被限制在小情小愛上。原本那個擁有極高繪畫天賦的少年,不是應該透過內省與各面向的碰撞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哲思嗎?(我並不特別期待「迷途少年→有為青年」的俗濫情節喔。)為何我看到最後,只有種小笨孩被小女友牽著鼻子走的厭惡感啊?尚且別提我真的不覺得Sally愛George。Sally也是,明明是個逐漸吃重的角色,理應和Georger各自有亮點,但劇本對她所著墨的,總覺得還是有點隔靴搔癢啊啊啊!!!(抱頭)整個讓我看到後來很想搖晃螢幕(克制!!!),一度非常受不了Sally,哈哈。而且,只有我覺得Dustin是個很冤(莫名)的角色嗎?
還有,George繪畫才能的部分/片名的ART,其實都沒有在電影中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思考方向,也就是說這個設定並不特別具獨特性。這點非常可惜啊!不然George大可改成擅長咬指甲、玩翻花繩、磨豆漿什麼的,whatever,反正他的專長和最終解套,一點關係也沒有。(喔不過上述三項學校不會考,失策XD)
但想想,我這樣批評其實也稍嫌有失公允,因為,劇情走向越來越迷亂的缺失,其實可以從一個蠻根本的角度來解釋。就是老話一句:「青少年嘛~」,他們的世界不外乎就性、搖滾、毒品、被捏碎的夢想,諸如此類嗎?(別講的好像自己不是青少年似的Orz)
好啦,上面提及的四項只是亂七八糟的以偏概全。(喔隱含意義是電影常愛拍的題材XD)我想說的是,青春期本來就是個混亂的生命時期。青少年們像是卵或芽,自縛在一個有天窗的透明玻璃溫室,明明有能力向上突破飛翔,卻又花更多時間待在溫室裡發呆,瞪大眼睛張望外界的一切;但外界的一切——那怕是多細微的一根羽毛、一計輕敲——都好似擁有讓這溫室劇烈搖晃、脆弱瀕危的力量。不是這樣嗎?青春期的我們就愛胡思亂想,總被一點小事牽動敏感的神經,很容易大哭、很容易大笑,混亂的走過歲數後頭掛著teen字的短短數年。聽起來是煩煩的,不過卻真的非常迷人。不然,我們怎麼會總想著back to teenage again?
天啊,再過幾年,我應該就會開始想念起現在的自己了!(拭淚)
回到電影《The Art of Getting By》。說實在的,裡頭很多劇情都難以說服我。不知道,看這種小品型的電影或許因為沒有龐大的主軸讓我注意力深陷其中,我反而很容易專注在一些枝微末節的邏輯與合理性。像是,那三年份的作業真的有那麼容易做完?還有,家裡債務出問題和George回心轉意想好好畢業到底有什麼直接關係?(他原先是如此叛逆啊啊啊!!!)嗯,其實我在看電影時還有想到幾點想發問的(舉手),可是現在忘了。或許等哪天,等我一改怠惰,勤奮得連快轉都不嫌麻煩時,會再認真的重看《The Art of Getting By》,然後補充在這裡吧。(頗難達成)
純粹看角色,都是安全牌,適當卻不夠有張力,但或許這就是導演想要的平淡脫俗?當然,我算是喜歡George的人際互動,還有他對課業的擺爛態度。儘管他和大多數的我們一樣,有點太自我、太迷惘卻魂不自知,或多或少都是。但起碼他對自己以及自己所相信的道理,很真誠、很坦率。表面上,光看George這人我大概只覺得他和我這類屁孩沒兩樣,常陷入自己糾結的冥想裡;但仔細想過後,我發現我真正欣賞的是他的勇敢。是的,我覺得他是勇敢的。他根本不管別人怎麼想啊,不是嗎?所以我才說我愛看他與人互動,只有從那些對話那些眼神中,我才真正感受得到他是個獨特的、勇敢的人。(也或許是不負責任的)
比較不迷人的角色就是Sally。呃,她一開始帶點神祕感和淘氣時是迷人啦,但後來就漸漸平凡了起來。重申一次:小情小愛。女生不免如此嗎?Well, I have no idea.說她最後認定George是真愛,我打死也不信。根據直覺(笑),我怎麼看都覺得她真的純粹把他當成很要好很知心很獨特的朋友,在心底佔有一席之地的那種。但那樣並不代表愛情,在她身上我嗅不到對他的佔有慾,啊,即使是性慾也被拿來開試探性的玩笑,「和好朋友上床好像也是種挑戰」那樣的。
啊,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一幕,居然是George晨勃那裡, 哈哈哈哈哈哈,他們的反應好寫實好可愛XDDDD
不過結局我是喜歡的,不是指劇情(回心轉意從機場回來……簡直無聊透頂),而是指最後兩人那樣的對話。和一開始一樣啊,迷惘的青少年,可是我確信從那個當下起,他們兩個眼裡多了些什麼,心裡也厚實了些什麼。
(不知為何,上圖兩人都很像僵屍,但還不夠格演出Warm Bodies哈哈。)
說說演員,都是差不多的面孔。(扳手指)
Freddie Highmore先生真是讓我感慨萬千,當年那個小男孩真的長大了啊~~~我也看了不只一部他長大後演的片子了耶。(別說得好像自己很老)演技還ok,特別喜歡他哭的橋段,哈哈。Emma Roberts還是一樣美,演技是比以前那些YA片內斂了一點點點(是該如此XD),只是我看完這部後發現她其實不耐看,個人特質也不強烈。好可惜,還這麼年輕,希望她能在演藝路上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風格。
對了,比起電影更吸引我的是OST。都是刷刷吉他、打打節拍的輕鬆調,卻能讓我一直記著、哼著。
The Boxer Rebellion - Spitting Fire
The Boxer Rebellion本來就是我的愛團啦哼哼,很喜歡迷幻慵懶的獨特風格!!!
Leonard Cohen - Winter Lady
這首就是可以無限repeat覺得好舒服好舒服的那種歌!
Earlimart - We Drink On The Job
Mates of State - Sleep the Clock Around
最後,在我個人解讀中,片名《The Art of Getting By》其實蠻有意思的。那個getting by不只是指考試吧,而是指人生當下、或未來所要面對的種種關卡。art也不純粹指藝術,我想,那還隱含著更多生命的哲思,幫助我們一關關走過的哲思,那樣的哲思本身確實就是種形式不拘的藝術。
(奇怪,我明明就對這部電影無感,怎麼又打了這麼多話?!)
留言列表